北京太合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十大唱片公司,专注于音乐制作发行,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与创造力的娱乐势力,享有高知名度的独立唱片公司
海蝶——当今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与创造力的娱乐势力。
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跨越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五大华人地区。海蝶国际的主要业务包括:音乐品牌、音乐制作发行、音乐企划宣传、艺人经纪、演唱会筹办、母带/词曲版权经营、 数字音乐平台、演艺培训学校、 产品整合营销等。
2006年3月,国际投资基金IDG-ACCEL,宣布它在全亚洲投放的第一笔巨额风险投资,也是该基金首次涉足娱乐产业,就选中了海蝶。
2007年4月,IDG, Accel Partners, SIG三大国际投资基金再次重金追捧海蝶,推动海蝶成为亚洲华人世界最大的娱乐集团之一。
海蝶音乐Ocean Butterflies Music
从2002年跨越到2004年,全球华人世界流行乐最火的新人、最多人提及的传奇,无可置疑的就是“建筑工头”变“唱片销售新人王”的——阿杜。连美国最具指标性的流行乐杂志《Billboard排行榜》在2003年2月8日的报导上也介绍了阿杜旋风!
从2003年跨越到2006年,林俊杰用他的《江南》征服了亿万人的心、用《一千年以后》奠定了“亚洲小天王”的地位,全球华人世界流行乐最火的全方位唱作人,甚至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全国票选“最受欢迎的歌唱表演项目冠军”。
还有,2005年唯独可以跟“超级女生”抗衡,并囊括了几乎大半“中国内地新人奖”的金莎,17届台湾金曲奖唯一入围的海外新人——林宇中。
而在背后栽培他们、支撑他们正是坚守了二十年音乐岗位的海蝶音乐。
新谣——“新加坡年轻人创作歌谣”的简称。
1980年代初期,新加坡一群二十岁不到的非音乐系学生,因不甘于正统音乐的过度严肃、又不满足于父母那一代流行乐的陈旧,在受到台湾“校园民歌”的鼓舞下,拿起吉他、用刚学会的几个和弦,开始谱出自己心中最真诚的歌曲,用自己最朴实的声音唱出来。
这一股年轻人自动自发的风气,从校园吹遍全国,演变成一场“新谣运动”。
1986年,许环良、黄元成、吴剑峰、许南盛、张家强成立了海蝶制作公司,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人才,制作过的唱片歌手包括李伟菘、李偲菘(孙燕姿的“恩师”及制作人)、吴佳明(范文芳的制作人)、梁文福(众多港台歌手最佩服的新加坡“创作才子”)、黎沸挥等等。
1989年,海蝶音乐董事们预见了词曲版权在未来的重要性,成立了大石音乐版权私人有限公司,进一步栽培词曲创作者并将新作品有计划的推广到港台市场。
进入90年代,海蝶音乐制作的专业技术渐趋成熟,业务也开拓了新的领域――广告音乐的制作及为港台歌手制作唱片。当时海蝶创作的广告曲几乎囊括了所有新加坡中文广告歌曲的大奖;制作唱片的足迹也开始遍及台湾、香港、北京、马来西亚、美国。
1994年,海蝶栽培的歌手陈洁仪在台湾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心痛》。专辑叫好又叫座,不但开创了陈洁仪日后的演艺生涯,更缔造了首位新加坡歌手在华语流行歌坛立足的纪录。
1997年,海蝶音乐连同一群马来西亚的优秀音乐人在马来西亚成立了海螺音乐制作公司,积极开发马来西亚的音乐资源;并开办了海螺音乐餐厅。
进入21世纪,台湾著名作词人――林秋离加入海蝶,海蝶音乐股份有限公司于台湾正式成立。经过了两年的部署与练兵,终于在2002年推出了阿杜首张唱片――《天黑》,在华人世界刮起了一阵阿杜旋风!
2003年,中国著名作曲家――毕晓世加入海蝶,成立北京海蝶音乐有限公司。通过海蝶“四地”紧密资源配合的作战策略,成功地打破“海外新人必须先在台湾大红才会大卖”的既有商业模式,林俊杰首张专辑全亚洲突破100万张的销量,成为该年度真正的销售新人王。
2006年,IDG-ACCEL投资基金看中其精良音乐产品背后的影响力以及强势的增长潜力,决定投入重金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音乐产业。在为自身发展开拓崭新道路的同时,为所有喜爱音乐的人们提供更便捷、更精彩、更时尚的消费渠道和模式,开创另一个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
2007年4月,IDG, Accel Partners, SIG三大国际投资基金再次重金追捧海蝶,推动海蝶成为亚洲华人世界最大的娱乐集团之一。
音乐鬼才
2011年,海蝶成功签约内地音乐人许嵩,并推出其第三张词曲全创作专辑《苏格拉没有底》,该专辑全国发行之后连续一整月在中国的大陆地区<除台湾,香港,澳门,海南等>销量第一位,突破了10万大关,在中国唱片产业如此低迷的情况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海蝶表示,将来希望能够将许嵩打造成新生代甚至90后的代言人,代表年轻一代发声,做年轻而有质感的音乐。